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考試題庫 > 每日一練 >
來源: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網 時間:2021-12-29 11:09:21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題干中兒童認為周圍世界跟著自己轉,月亮跟著自己走,說明其思維存在自我中心的特點。只知道自己有個哥哥,但是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說明其思維具有不可逆性。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自我中心性及思維不可逆性對應著前運算階段(2~7歲)的思維特點。此外,這一階段兒童還認為萬物有靈,思維具有刻板性。
選項A、C、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B。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沉思型認知風格。沉思型的學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傾向于進行深思熟慮的、計算的、分析性的和邏輯的思考,往往先評估各種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給予較有把握的答案。題干中小紅面對幾種有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說明小紅的認知風格屬于沉思型,故本題選D。
選項A,場依存型的學生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于以外部參照(身外的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
選項B,沖動型的學生傾向于根據幾個線索做出很大的直覺的躍進,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問題時很快就做出反應。
選項C,發散型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表現出發散思維的特征,個人的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發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的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選項A、B、C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D。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行為改變的方法。
選項A,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次發生。
選項B,代幣獎勵法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I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以作為代幣。
選項C,示范法是觀察、模仿教師呈現的范例(榜樣),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
選項D,行為塑造法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題干中,小寧一出現交流行為老師就予以表揚,這種行為改變方法是強化法。因此,本題選A。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由美國學者沃爾普創立和發展。其操作步驟如下:(1)建立焦慮刺激登記表;(2)進行全身放松訓練;(3)焦慮刺激與松弛活動相配合
題干中教師依次讓趙明做與狗相關的行為,使其逐步克服對狗的恐懼,采用的是系統脫敏法的步驟。故本題B選項正確。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常見心理障礙。
A選項,學習困難綜合癥是指某些智力正?;蚪咏5膬和?,因神經系統的某種或某些功能性失調,使其在聽、讀、寫、算方面能力降低或發展較慢,以致陷入學習困難。
B選項,多動癥也稱“兒童多動綜合癥”,是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征的兒童綜合癥。多動癥兒童行為主要特征有: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學習困難。故本題選擇B選項。
C選項,過度焦慮反應是兒童情緒障礙的一種表現,是指由于擔心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使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增加失敗感和內疚感,從而形成緊張不安并伴有恐懼的情緒狀態。
D選項,厭學癥是由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兒童情緒上的失調狀態。
綜上所述,A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B。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強迫癥。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復檢查、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癥狀。
題干中反復檢查個人衣服鞋襪屬于強迫性自我檢查,故D選項表述正確。
7.【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心理輔導的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包括差異性原則、全體性原則、保密性原則、主體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等等。故本題選ABCD。
8.【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焦慮癥的矯正。焦慮癥是個體不能達成目標或不能克服困難的威脅,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焦慮癥可以通過系統脫敏,放松療法,認知疏導,宣泄等方式緩解。
題目中教師的多種引導均符合焦慮癥的矯正方法,故本題選ABCD。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相對性。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從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并無本質區別。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因此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故本題說法正確。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含義。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自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具體來說,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題目的說法片面強調沒有心理疾病,因此本題說法錯誤。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資訊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2021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244期答案(視頻版)_中公教師網 ,更多2021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244期答案(視頻版)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