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考試題庫 > 每日一練 >
來源: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網 時間:2021-12-27 09:30:38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選項A,嬰兒期(0~18個月):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沖突。核心的發展任務是從環境中獲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有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選項B,童年期(18個月~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其核心內容是使兒童獲得自主性,避免產生懷疑和羞恥感。這一時期的兒童已經學會了基本的走、跑、跳等基本動作,且具有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動特征。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
選項C,學前期(3~6、7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其核心任務是形成主動性并克服內疚感。這時的兒童開始對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感興趣。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各種問題和發明能夠耐心對待,加之鼓勵和肯定,則兒童的創造欲望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激發出來,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
選項D,學齡期(6、7歲~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核心問題是獲得勤奮感而避免自卑感。學齡兒童開始嘗試學習新技能和與他人合作,威脅來自于因失敗而造成的不適和自卑。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后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當兒童的勤奮感大于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能力”的品質。
選項BC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A選項。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知風格。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和學習心理學家赫爾曼·威特金根據個體在知覺時是否受環境信息的影響進行劃分,將認知方式分為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其中,場依存型的學生是“外部定向者”,對事物做出判斷時傾向于以外部參照(身外的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由此可知,場依存型者喜歡的學習方式是合作學習。A項正確。
選項B,探究學習就是基于問題解決活動來建構知識的過程。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C,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D,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系。與題干不符,排除。
BCD三個選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知風格。
杰羅姆·卡根根據學生尋找相同圖案和辨認復雜鑲嵌圖形的速度和成績,將認知風格分為沉思型和沖動型。
選項A,沖動型的學生傾向于根據幾個線索做出很大的直覺的躍進,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問題時很快就做出反應。
選項B,沉思型的學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傾向于進行深思熟慮的、計算的、分析性的和邏輯的思考,往往先評估各種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給予較有把握的答案。
選項C,場獨立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做判斷時,常常利用內在的參照(主體感覺),不易受外來的因素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場獨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組織。
選項D,場依存型的學生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于以外部參照(身外的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
題干中“急于表現”、“搶答”體現了沖動型學生的特點,故確定本題答案為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維果斯基發展觀。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把潛在的發展水平,并創造新的最近發展區。他特別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教學一方面決定著兒童發展的內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因此,C選項正確。
選項A,弗洛伊德為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
選項B,奈塞爾為現代認知學派代表人物。
選項D,韋特海默為格式塔心理學派代表人物。
選項A、B、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風格差異。學習者在感覺通道偏好上存在三種典型類型。
選項A,視覺型學習者,這類學習者對于視覺刺激比較敏感,習慣與通過視覺接受學習材料,如書籍、圖片等。這類學習者適合自己讀書做筆記進行學習,而非教師的講授與灌輸。
選項B,聽覺型學習者,這類學習者對于聽覺刺激比較敏感,對于語言、音樂的接受力和理解力比較強,甚至喜歡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
選項C為干擾選項。
選項D,動覺型學習者,這類學習者喜歡接觸和操作物體,對于自己能夠動手參與的認知活動更感興趣。因此教師用手輕拍他們的肩膀表示贊揚會比口頭表揚的效果更好。
題干中,小亮喜歡一邊學習一邊戴耳機聽音樂,屬于聽覺型學習者。因此,本題選B。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心理輔導的原則。心理輔導遵從面向全體學生原則,心理輔導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是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展。因此,本題選D。
7.【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心理個別差異。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主要指心理的個別差異或個性差異,即人們在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差異。造成心理個別差異的原因主要有遺傳、環境和教育。
故本題答案為ACD選項。
8.【答案】B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行為改變的方法。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懲罰法、自我控制法、暫時隔離法。
選項A,系統脫敏法,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以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選項B,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選項C,肯定性訓練,也叫“自信訓練”、“果敢訓練”,其目的是促進個人在人際關系中公開表達自己真實情感和觀點,維護自己權益也尊重別人權益,發展人的自我肯定行為。
選項D,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
選項A、C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D。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自我概念的內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以及對個人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由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特殊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于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故本題說法正確。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常見心理障礙??植腊Y指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可分為單純恐怖癥、廣場恐怖癥和社交恐怖癥。題干中,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是抑郁癥,故本題說法錯誤。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資訊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2021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242期答案(視頻版)_中公教師網 ,更多2021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242期答案(視頻版)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