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育綜合知識與能力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作者:馬春蘋 時間:2021-12-21 16:37:48
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在教師資格考試中,考頻較低,一般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客觀題主要是以單選題進行備考,但也有可能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比如簡答題。這部分的知識點以理解和記憶為主。雖然考頻較低,但卻是歷年考試中學習的難點,因此大家需要做好理解并識記這部分內容,下面給大家展示相關的知識以及習題,幫助大家理解這部分知識。
一、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技能的形成分為五階段,他也是最早對心智技能進行系統研究的人。
(1)活動的定向階段(準備階段)。
特點:學生觀看老師的示范,明確該階段的任務是什么,學生未動手操作故該階段學生無特點。
例如:數學老師向學生示范5-2怎么運算,學生進行觀看,明確任務。
(2)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特點:借助實物的模型、圖片、樣本等代替物進行活動。
例如:老師引導學生用小木棒進行5-2的運算。
(3)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特點:該階段活動不直接依賴物質或物質化的客體,而是借助出聲言語的形式來完成的。
例如:學生在進行5-2的運算時會讀出來,甚至很多成人在進行閱讀時都會讀出來。
(4)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特點:從出聲的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維成分。
例如:學生在進行5-2時進行的默算。
(5)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特點:心智活動完全借助內部言語完成,高度簡要、自動化,是很少發生錯誤的熟練階段,該階段心智活動以抽象思維。為主要成分。
例如:學生可以進行心算了
二、我國教育心理學家通過教學實驗,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1)原型定向
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如何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例如:在學習乘法分配律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演示例題,讓學生認識所要學習的對象。這一階段相當于加里培林的“活動的定向階段”。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據智力技能的實踐模式,把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例如:在計算的時候,學生利用模型、鉛筆或者水果等具體形象來幫助計算。這在加里培林理論中稱之為“物質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3)原型內化
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實踐方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在的、簡縮形式的過程。原型內化階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相當于加里培林的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三、練習題
1.低年級學生借助香蕉、蘋果的圖片等代替物來進行數學運算。這屬于( )。
A.物質化活動 B.內部言語活動 C.物質活動 D.活動定向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選項A物質化活動是指借助實物的模象,如模型、圖片、樣本等進行的活動;選項B,內部言語活動指的是心智活動完全借助內部言語完成,高度簡要、自動化,是很少發生錯誤的熟練階段,選項C物質活動是借助實物進行活動;選項D,學生觀看老師的示范,明確該階段的任務是什么,學生未動手操作。
材料中借助圖片樣本來進行運算符合加里培林物質化活動階段,因此A項正確。
2.物理課上,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心智技能,教師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細致地演算例題。這屬于心智技能學習過程中的(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內化 D.原型泛化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學者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階段理論,選項A是指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選項B是依據智力技能的實踐模式,把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選項C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實踐方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在的、簡縮形式的過程。選項D無關干擾選項。因此A項正確。
綜合以上內容,是對心智技能知識點的簡單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資訊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_中公教師網 ,更多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